建築與環保小感
這篇文章起始於這則花博新聞。
花博新生三館被罵太貴 2010建築獎首獎【陳宛茜@聯合報】
二○一○台灣建築獎昨天揭曉。之前因造價引發爭議的花博新生三館,打敗近兩百件參選作品,和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蘭陽博物館並列首獎。評審團稱許新生三館是「台灣綠建築指標作品」,在花博開幕前頒發此獎,深具意義。
將宜蘭地景「單面山」融入建築幾何造型的蘭陽博物館,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這項由姚仁喜打造的作品,以抽象表達地景特色,運用了幾十種台灣石材組成幾何型建築體,被認為是台灣十年來最重要的博物館建築。
圖/大元建築事務所提供
台灣建築獎三名佳作則為:櫻花陵園D墓區納骨廊(黃聲遠)、基督教救恩之光教會(廖偉立)、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系館(台灣餘弦)。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花博新生三館(夢想館與未來館、生活館),上月遭議員質疑造價過高引發風暴,設計者張清華挺身出面澄清。如今新生三館勇奪年度建築獎,問她是否覺得「一湔前恥」?她說,「多元社會人人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但期許大家看事情「要看大架構、不要只看細節」。
評審團指出,花博新生三館是台灣發展綠建築設計十幾年來,首件「將設計與研究整合得宜,呈現最完整綠建築指標的作品」;其對地景的尊重、樹的保留、風向與陽光等物理環境的處理均相當細膩,成就甚至超越九典成名作、勇奪二○○七年台灣建築獎首獎的北投圖書館。
「台灣很少有這麼漂亮的綠建築!」評審之一、交大建築所所長張基義表示,許多綠建築只關心量化指標,忽略設計美感;花博新生三館卻是台灣罕見的「美麗綠建築」,建築線條完全遷就新生公園原有的綠樹、讓建築量體隱藏於綠地之中,看起來就像是「從地上長出來的建築」。
張基義指出,台灣木構建築多採用進口木材,新生三館卻採用台灣柳杉木,連建材的使用都考慮到「減少碳足跡」。張清華表示,綠建築也包括綠色產業,「如果建築師不用綠建材、這個產業無法發展!」
「綠建築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張清華表示,設計花博新生三館時,也許受到跟世博比較的壓力,常有人問她作品「可以拿到多少世界第一?」但她認為,綠建築應該「追求永恆」、而不是不斷變動的「世界第一」。
因此她以新生公園為設計基地時,考慮的是「如何擴展市民的生活空間」、「召喚人和動植物回到這座公園」、「如何發展水生植物等綠色產業」;最後完成這座保留最多綠樹、甚至「讓建築幾乎消失不見」的終極綠建築。
在PTT2的8A板,一些網友推文表達自己的意見,其中有這麼一則:
: → pzs:其實不蓋房子最環保 ... 如果是不得不蓋的建築 那用綠建築 推 10/26
: → pzs:來說還過得去 為了花博又砍樹又蓋房子的 還要標榜環保 推 10/26
: → pzs:就太超過了 推 10/26
作為一個雖然是在底層,但仍是身處建築設計這個產業中的人,這是必經的思考旅途。尤其對現代的設計想法讀得愈多,就不禁愈懷疑「自己正在做的的是對的嗎」。
誠如隈研吾所說,現在幾乎沒有用自然的素材所蓋的房子;有一種壓製的土磚,它是真的能在建築廢棄之後,回歸土地的,但只在少數的部落裡使用,在所謂文明社會並不用它;而我們使用的RC也就是混凝土,雖可辯解它也是從泥土來的,但一旦生成了混凝土,即使建築物已經不能使用,它也永遠無法回歸土地,成為巨大的垃圾。
不蓋最環保。不穿、不吃,屏住呼吸,人類不要生活在這個世上最環保。就像偏激的青少年一樣,凡是考慮過人類與地球的關係的人,可能都曾浮起過如果能滅亡人類才是最好最有效的辦法。然而我們卻不會永遠停留在那裡,或許仍對人類的貪婪抱著厭惡活下去,但在活下去的時候,還是盡量選擇對地球而言比較簡樸謙卑的方式。
那麼,問題還在那裡:不蓋房子是最環保的,但是,我們既然不可能不蓋房子,就只好尋求「比較不那麼破壞環境」的方式。
其實,任何說自己的產品是綠色產品的人都應該會感到不安與羞慚的,尤其是說自己的建築是綠建築的建築師。如果這個建築師沒有,那只能遺憾這個建築師只是個凡人。在古代,建築師被視作是在凡人與神之間溝通的人,他必須統率凡人,集合各方面的知識並指揮他們,建造出對人類有益的建築。而失去了對自己的作品與環境洞察力和反省力的人,終究也只是個凡人罷了。
我並不是說,所有建築師都不該說自己的作品是綠建築,也不是說他們在自稱做了綠建築設計後還要貌似抱歉地說它還不夠綠--這種反省最後是要放在自己心裡的,不必表演給大眾看。
相反地,我比較想說的是,像這樣的批評是不必要的。是的,在資本主義社會,我們幾乎就是憑著浪費在運作經濟的。但如果無法改變這樣的社會型態,責備每一位綠色產品製造者(包括建築師)又有何意義呢。
而若如果有建築師能確實展現「比較綠」的建築設計,告訴我們「這確實是可以做的,建築可以比較綠而又比較美」,對大眾與對其他徬徨的建築人,仍然是正向激勵的。
花博既然已經決定舉行,房子既然已經決定要蓋,比較環保的作品,還是好過比較垃圾的巨大怪物。雖然,這是多麼無奈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