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日

《因為愛你,所以我折磨你》


因為愛你,所以我折磨你

––揭開以「愛」當幌子的情感壓榨

信田小夜子◎著
王蘊潔◎譯
出版社:水瓶世紀

這本書很快就看完了,不厚,也不難懂。但對一些人來說,要去懂它很難,因為必得經歷過自己腦內的革命,推翻一直以來仰賴著生存的方式與思考模式,才能吸收它。



後段的書摘,尤其是關於家庭的部份,其實算是為一些朋友而摘的,我自己雖然家庭稱不上幸福,但在把自己獨立於父母之外這件事上,算是一直都做得很成功。

對一個像我這樣真的沾過BDSM的人來說,「支配」一詞的強烈危險與吸引意義真是再明晰不過了,畢竟我真的知道當支配與被支配成為一種紐帶關係後,是多麼地強韌、令人沉溺,甚至感到安全。而這也是我毅然決定不再進行BDSM遊戲與關係的原因。

沙特說自由令人暈眩,自由的結果對人類來說是難以承受的詛咒。我敬佩他的想法,那一定是充分理解到人類擁有的無邊的真正自由、以及對自己的自由完全負責的感受的人,才說得出來的話。然而我不覺得伴隨自由而來的責任是詛咒。我永遠是喜愛自由的,我勇於承擔所有後果。

這是一本簡直令人警醒的書,主軸以「AC」為主,談如何從心理認識上釐清愛與折磨(或說拖累?),從而使自己及他人以自己的力量「康復」的書。

以下為書摘,因為已經讀到一半了,不依書中順序摘出。





◎AC是在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長的人

我針對自認為是AC的人進行了八年的心理輔導工作。在美國的AC,是指在受到父母虐待和暴力下成長的情況,通常十分顯而易見。然而,日本的AC卻是受到家人溫柔的愛的支配,通常很難察覺。

AC其實是ACOA (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 的簡稱,也就是「在酗酒的父母身邊長大成人的人」。

將ACOA的OA簡略,就成了「AC」。

在日本的AC,是指在除了指酗酒以外,還包括了在嗜賭、工作狂等沉迷於各種項目的父母身邊長大成人的人 (ACOD) 。因此,AC所代表的意義較廣。


◎不應該因為「為丈夫著想」而照顧他

所謂「相互依附」,就是藉由照顧令自己擔心的人,達到支配對方的目的。

以日本的常識來看,這似乎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反之,還會稱之為「愛」。

當酗酒者的妻子悉心照顧喝酒的丈夫時,丈夫會怎麼樣?會不會因此戒酒,或是少喝一點酒?答案是否定的,反而會越喝越兇。

在美國,曾經多年從事治療酗酒者的專家和醫療從業者終於發現了這一點。

(中略)

因此,雖然妻子是「為了丈夫著想」而照顧他,但卻使丈夫的酗酒問題更加嚴重。

這種情況稱為enabling(使能夠)。試圖使對方戒酒的努力,反而使對方更能夠(enable)喝酒。

在當事人的身旁enabling的人稱為enabler。這些enabler的角色幾乎都是由妻子扮演。

(中略)

這些妻子們所應該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停止enabling,也就是不要再試圖讓丈夫戒酒。

當酗酒者喝酒時,最好視而不見。如果酗酒後對家人施暴,就趕快逃跑,如果喝了酒亂丟東西,事後也要讓當事人自行整理……。

雖然乍看之下,覺得這種舉動違反常理,但這正是對待酗酒者的最佳方法。

不再成為酗酒者的enabler的行為稱為「放手」。細心呵護只會讓當事人越陷越深,不如乾脆放手,讓當事人為所欲為。

這種舉動令人感覺粗暴、冷漠,於是,經常有人說「既然如此,不如乾脆放棄他算了」。

這種人混淆了「放手」和「放棄」的概念,其實,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放棄是斷絕愛情,認為對方的一切與自己不再有任何關係。但放手時,對對方仍然抱有感情,但只是遠遠的守護他,靜靜等待他的改變。

◎從enable變成相互依附的關係

(前略)

當整天被別人照顧、呵護時,「自我生存能力」就會被剝奪,逐漸變弱。

當你放手,才可以重新喚醒他的自我生存能力。只有瞭解你自己能力的界限時,才能夠做到放手。
(中略)

「酗酒是他的問題,又不是我在喝酒,所以,只有他自己才能解決問題」。
「我根本沒有辦法讓他戒酒」。

當你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時,你就可以做到「放手」。

(中略)

這些人,也就是對酗酒者的關係「上癮」的人,是屬於「關係上癮」。

丈夫從早到晚都在想喝酒,對酒精上了癮。但妻子卻從早到晚都想著丈夫,對酗酒的丈夫上了癮。

丈夫和妻子雖然對象不同,但都是「癮君子」。


◎現代家庭的不幸––相互依附

相互依附在英語中稱為「co-dependency」,簡單的說,就是「借用愛的名義來達到支配對方的目的」、「雖然不幸,卻又無法分開的關係」。更具體的說,就是B藉由讓A擔心自己,達到支配A的目的,A則因為擔心、照顧B而加以支配的相互僵硬的關係。

◎消除現實的感覺

AC的人為了克服痛苦和嚴苛的經驗,學會了幾種技巧。這或許是專業用語所說的心理防衛。

【離人感】

當有某些會令自己想起以往痛苦回憶的現象時,自己就會消除現實的感覺。這是一種活在這個世上,卻沒有活在這個世上的感覺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充滿苦痛,當沉浸在這種痛苦中時,自己除了死、發瘋或是生病別無選擇時,為了使自己能夠生存下去,就產生出一種自己並沒有活在這個世上的感覺。

【否認】

這是常見於酗酒家庭的情況,就是徹底「抹去」曾經發生的事。

(下略)

【心理的麻痺狀態】

我曾經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在尋求心理的麻痺狀態,在無數的情報和像細網一樣的偏差值的拘束狀況中生存時,就不得不創造一個麻痺狀態。如果不麻痺,「根本活不下去」。小室哲哉的音樂不就是如此嗎?

當重覆聽相同的旋律時,感覺就會麻痺。在重覆相同的事物後,我們會無法加以區別……。在聽這種麻痺系音樂的、異樣沙啞高音時,總感覺腦子中會產生麻痺的、陶醉的物質。所以,小室音樂的深受歡迎,也培養了日本人適應現實的技巧。

【假想現實】

像這樣,我們為了在過度嚴苛的現實中生存所學會的各種適應方法,與假想現實的感覺十分相似。

(中略)

名為「EVANGELION」的卡通吸引了無數狂熱的影迷。時或許,藝術就是因此而誕生的,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在過度嚴苛的現實中生存所創造出來的東西。藝術之所以能打動眾人的心,就因為有某些能夠激發大家共鳴的東西。

然而,這些年輕人的狂熱遠遠超乎了我們的想像。我認為,人氣的秘密在於「可以藉由卡通的假想現實在現實中生存」。證明了年輕人的眼中的現實有某些超乎我們想像的東西。

(中略)

那些自認為AC的人中,有些人喜歡天文學,有些人喜歡少女漫畫,或是喜歡科幻、恐龍等,藉由活在另一個現實世界中,使自己得以生存。

(中略)

進一步說,即使一腳踏在假想現實中也無妨,但另一腳應該踏在現實中,關鍵在於如何恢復這種平衡。

◎父母離開孩子是唯一擺脫相互依附的方法

相互依附是「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如果缺少了對象,自然無法構成相互依附。所以,父母才會整天黏著兒女不放。尤其當母女二人共同生活時,許多女兒覺得「我無法拋下老母去結婚」,於是,在與母親相依為命中年華老去。所以,如果父母真心為兒女的幸福著想時,就應該主動離開兒女。

(中略)

相互依存的人認為自己為兒子奉獻了一切,完全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錯,所以,當別人勸她「你要對兒子放手」時,頓時令她陷入一片茫然。其實,她之所以來接受心理輔導,是想要學習支配兒子的方法。

她希望我們可以告訴她「你可以對他說這句話,於是,你兒子就會戒賭」。

她希望我們告訴她,應該為兒子投注更多的愛,也就是更進一步加強相互依附的關係,就可以使她的兒子改邪歸正。

然而,我們卻對她說:「你所做的一切只是束縛了你的兒子,剝奪了你兒子獨立」。這位母親一邊回答:「或許是這樣吧……」,但事實上卻完全沒有瞭解其中的意思。

因為,她接著又問:「那,我該怎麼加以說服,才能使他戒賭呢?」

這種談話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輔導過程中。

父母親離開兒女是唯一的解決方法」,也就是說,將兒子的人生還給兒子,但母親卻往往無法理解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可見人類對「母愛」有著如此強烈的成見。始終無法消除人們認為「母愛」可以使兒子重新站起來的信仰。


◎施暴的丈夫和遭受暴力的妻子的關係

(前略)

另一方面,使用暴力的丈夫絕對不會前來接受心理輔導。因為他們絲毫不會為此感到困擾。

(後略)


◎以愛為名對丈夫進行支配

有些女人會選擇那些外表看起來很柔弱,需要別人幫助的男人,她們認為:「如果沒有我,他就活不下去」。她們會選擇這種容易支配的男人為丈夫,而且常會沾沾自喜地認為:「正因為有我,他才可以活下去」。

這是一種可以完完全全支配別人人生的無上快感。

◎這是誰的問題

相互依附無法造就幸福。處於相互依附關係中的每一個人都很不幸。當周圍人都很不幸時,自己首先要創造幸福,就可以走出相互依附。

想要走出相互依附,必須開始思考「為自己而活」,不要再整天為他人著想。

(中略)

當提出「這是你的問題?還是你女兒的問題?」的問題時,有人會回答「這是……我女兒的問題」或是「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是誰的問題」。

當問到「你的問題在哪裡?」時,才終於進入主題。

有人在談論女兒的事後,說「……我女兒整天不上學,竟然還對我說『這一切都怪媽媽』」。

我就問她「那,你的問題在哪裡?」

她回答說「我的問題就是不知該如何回應我的女兒」。

像這樣,找出自己的問題十分重要。

將各種糾葛加以整理,就可以發現自己想要什麼,當產生心理的距離後,心情也可以產生舒緩。


◎「我」是我的故事

(前略)

故事是由記憶構成的,是由記憶組合成為「我的故事」。

我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活在1秒×60×60×24×365……的秒數中,也累積相應的體驗。但記憶只擷取其中的一部分。大部份體驗都像砂子一般,從我們的指尖溜走,只有某些「點」的記憶構成我們的故事。但人們無法瞭解為什麼這些點能夠「倖存」。

(後略)


◎談論自我的內容改變時,代表自我的改變

(前略)

我從事有關酗酒醫療二十五年,曾經傾聽許多不同依存症的當事者談論各自的體驗。有時候,會聽到同一個人多次發表自己體驗,然而,每次發表的內容卻發生了改變。

「那個人今天說的話和一年前說的故事不一樣」,以前,每當我聽到當事者談論的內容有所改變時,就認為「他以前在說謊」。然而,現在我瞭解到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當人在談論自己的內容有所改變時,代表這個人本身已經發生了改變。當內容改變時,自己會發生改變。同樣的,當自己發生改變時,談論自我的內容也會發生改變。因此,我們在談論自我時,內容會不斷發生改變,這代表著自我的改變,代表著恢復。

(後略)


◎「醫治」與「相互依附」共通性

在談到「心靈創傷」的名詞時,就會聯想到相對應的「醫治」這二個字。

其實,傷口本來就會自然癒合。在文學中,也經常有「心靈的傷口在不知不覺中癒合」的表達方式。

然而,曾幾何時,開始使用「治癒」的字眼,這是個被動詞。同時,「治癒」也成為一個獨立的詞彙。

(按:此指日文中的自動詞與他動詞)

(後略)


◎理解也是一種控制

什麼是相互依附的支配?其實就是「理解」「期待」和「建議」。無論「理解」「期待」還是「建議」,在日本都屬於正面的詞彙。平時,我們常說「缺乏理解,友情就不存在」或是「如果父母對兒女沒有期待,兒女就不會成材」,所以,一直認為這是一個正面的詞彙。然而,對孩子來說,果真如此嗎?

(後略)


◎什麼是站在兒女的立場

(前略)

在這樣的家庭中,父親沒有酗酒的問題,母親也沒有外遇。家庭生活十分正常,有些母親還任勞任怨的照顧著公婆。為什麼這種家庭的孩子會有不良的行為?

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接近哪一方瞭解情況,站在哪一方的立場時,看法也會產生決定性的差異。當站在父母的立場時,連我都常常感覺「這個孩子真的太不乖了」。然而,當站在孩子的立場,傾聽他的心聲時,往往會發自內心的贊同米歇爾.福科所說的話。

我們的常識往往是站在父母的立場瞭解情況,卻忽略了孩子的立場。所以,想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瞭解孩子的觀點時,就必須拋棄腦海中的常識。

回到家中,父母只會要求兒女「循規蹈矩」,一旦反駁,就會受到指責「是你不對」。所以,兒女並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當父母要求兒女「循規蹈矩」時,除了乖乖的「循規蹈矩」以外,就只能採取家庭內暴力。但一旦動武,自己就更不對了,父親和母親更成為「正義的化身」。於是,將自我封閉就成為最後的手段。

也就是說,他們除了聽命於父母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

(後略)


◎家庭中不需要正確意見,只需要表現出幸福的感覺

(前略)

從理論上來說,相互依附的支配是因為缺乏自我,所以,必須藉由照顧他人,引導他人走上正途發現自己的存在價值。所以,在這種支配的背後,隨時存在著「正確意見」。

(後略)


◎以自我為中心

(前略)

真正的以自我為中心是凡事都以「我」為優先考量。我從眾多前來接受心理輔導的女性朋友身上學到了這一點。

以自我為中心的相反,就是「為他人奉獻」。

人在「壓抑自我」「拋棄自我」時,往往充滿了痛苦。

「充分發揮自我」「擁有自我」「為自己而活」聽起來就令人感到十分舒服。這就是年輕人常說的「自我主義」。

以自我為中心是否會造成他人的困擾?事實恰恰相反。不妨睜開眼睛看看,那些拋棄自我的母親對女兒造成了多大的困擾,為女兒奉獻的母親造成了女兒多大的痛苦。

攝食障礙的年輕女子吶喊著「媽媽,你去過你自己的人生!

「不要再注意我的人生!不要再支配我!不要因為無法擁有自己的人生,就一直干涉我的人生!

必須勇於對「忍耐是美德」「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是不好的」之類的「常識」說NO。

最近,社會對女人的工作能力有了高度的評價,但那些放棄工作,專心投入育兒的人,對兒女的期待越大。

拋棄自己人生的人,會將這些能量用於入侵他人的人生,支配他人的人生。


◎親子的常識令兒女痛苦

許多人為「必須孝順父母」「必須支持父母」的常識感到痛苦。

(中略)

父母之所以生下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幸福。這才是父母本來的態度,如果讓兒女為父母耗費能量,等於是在利用兒女。

大部分美國人認為,當下半身都必須由他人來照顧時,家人就必須放棄,應該由專業的護理人員來照顧。當老人已經迷糊到分不清是不是自己的兒女,連下半身都需要他人照顧時,父母在兒女心目中的「偉大形象」就開始崩潰。對兒女來說,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在承受傷痛和悲傷後,會產生「為什麼會這樣」的想法,會因此生恨。在這種狀況下,很少人會基於奉獻的心去服侍父母,大部分人會認為自己已經無法忍受,但卻又不得不忍受……。最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就發展為虐待老人。


◎可以不必照顧年老的父母

(前略)

父母不能拋棄兒女,但成人後的兒女為了尊重自己的人生,可以捨棄父母。

與其心不甘,情不願的照顧年邁的老人,還不如由他人照顧更理想。例如,專業看護就可以照顧得比家人更有條有理。

不要認為家人「應該」照顧老人,兒女「應該」照顧老人,必須拋棄這種成見。

如果想要照顧父母到最後一刻,可以盡情的照顧;但如果兒女認為父母不應該再剝奪自己的生命能量,就可以不必照顧父母。「孝順父母」這句話應該走下歷史的舞台,大家可以以更自由的心情,更輕鬆的對待這個問題。


◎不需要「母愛」

在一些毫無根據的常識中,最令人困擾的就是「對孩子來說,母愛很重要」。其實,即使不是母親,也可以愛孩子

(中略)

為了擺脫母愛,不必付出母愛,嚐試發揮人類愛或是鄰人愛。不必刻意注重母子關係,當與0歲的孩子在一起時,只要能夠感覺「好可愛」,就已經足夠了。

在心理輔導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我是母(父)親」,為什麼這些人會說這句話?

(中略)

「既然生了孩子,就應該產生母愛」這種想法是一種強制,是一種威脅。

「我為什麼無法產生母愛?」
「我為什麼無法愛這個孩子?」

這些想法往往使這些母親產生某些虐待兒童的行為。

不要過度自責,讓心情放鬆下來,不要被母愛的常識束縛。

對,當常識無法拯救自己時,就必須無視這些常識。


◎自行判斷喜歡、不喜歡的事

許多人都不瞭解自己討厭什麼,自己想做什麼。尤其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時,根本無暇去想自己到底喜歡或不喜什麼。直到有一天,仔細端詳鏡子中的自己時,看到了滿臉皺紋時,才開始為自己感到悲哀。

在更年期時,經常會發生更年期障礙,冒冷汗、反胃,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空虛感令自己感到渾身無力。但人們往往將這種現象歸咎於「憂鬱」。

但其實這並不是「憂鬱」,只是不瞭解自己想做的事、自己不喜歡的事,只是在習慣中日復一日,因而喪失了感情。

(中略)

前來接受心理輔導的人,每個人都會問:

「我們的家庭很健全,為什麼孩子會做出這種事?」

丈夫是一流企業的上班族,自己沒有搞婚外情,一心一意的栽培兒女。好不容易將他送進了名門學校,在國二以前一直都是個優秀的孩子,但卻突然開始逃學……,劇情幾乎如出一轍。

這時,我就會問:「你認為你的人生幸福嗎?

幾乎每個人聽到我的問話,就像鳥被豆子打到一樣,說:「幸福?自從結婚以後,就從來沒有考慮過幸福這個字眼。但我想,我不是個不幸的人」。

「那當然,你先生在一流企業工作,兒女的成績也很優秀,怎麼可能不幸。」

但當我再度問:「你覺得你幸福嗎?」時,如果先愣一下,然後淚流不止的人還有恢復的可能,如果對我的問題毫無感受,代表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入侵了兒女的人生。


◎男人只有二種,一種會打女人,另一種不會打女人

(前略)

經常有女人問「如何才能避免被老公打」。很遺憾的,那些會打女人的男人從來不會煩惱「我為什麼會打妻子」。從來沒有男人來我們諮詢中心尋求解決自己暴力行為的事實就是最好的證明。由此可見,只要身邊的女人不離開,暴力就會持續下去。

所以,我通常會回答「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使男人停止暴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他」。

暴力有連鎖現象。所以,絕對不能接受暴力,唯一的方法就是逃離暴力。


【後記】

參加相互依附的小組後,有時候會感受到一種近似親憎惡的感情。

「老是為別人著想,那你自己到底在哪裡?為他人著想比較輕鬆吧。但這種沒有自我的舒適,簡直是奴隸的自由。一看到不幸的人就立刻上前照顧,並牢牢抓住不放,簡直就是一起走向滅亡……」。

(中略)

「相互依附」這個名稱的新意在於積極的肯定「分離」。這個名稱也讓我瞭解到「如果相處在一起會造成不幸,那麼,分離就是唯一解決方法」這個簡單的道理。並不是只有黏在一起不分離才能稱為愛情,然而,一旦分離,我們就必須面對自己的不幸和一無是處的自己。於是,孤獨就成為最大的恐懼。

(後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