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路空間留給誰?
http://vimeo.com/86721046
關於這支影片所闡述的「單車友善城市(的道路系統設計)」,在FB上看到有人討論,認為「這樣的設計會製造出許多動線匯集點而容易造成塞車。另外,在土地狹小的台灣,要採行這樣的設計可能是蠻奢侈的」,對於這個想法,我有對立角度的看法。
如果我們願意,可以用相反的角度操作台中市禁機車的蠻幹法:限制汽車數量或提高汽車上路門檻。
限/禁機車和限/禁汽車的意義相當不同,因為機車的購得與維持成本大幅低於汽車,所以有些勞工甚至是家庭,買不起汽車、甚至搭不起捷運(每天用捷運通勤的交通費對低薪族群來說也是可觀的),但一台機車可以克難地滿足大部份的交通需求。
汽
車有其必要性,但除去載運貨物、同時載運多名乘客,或載運不便搭機車或公眾交通公具的老幼病人外,那些獨自開著名車在路上跑的,不也給城市較高的交通成本
嗎?獨自駕駛一台車,對環境的負擔也比獨自騎一台機車還大,所以依照台中市禁騎機車的思維,反過來禁/限汽車似乎更合乎階級正義、環保等原則。
所謂「土地狹小的台灣」固然為真,「採行這樣的設計可能是蠻奢侈的」一句卻是既有價值判斷下的產物;它背後的意義是:寶貴的空間留給汽車是應該的,留給汽車以外的車種是奢侈的。
如果反向操作,留給汽車的空間少了,留給行人、單車、公車、路樹的空間就變多了。只是,「打壓汽車」這樣的思維,對社會來說恐怕還是太大膽激進了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