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

[the Day] 036 -夜景

透早出門,畫一天圖兼被沒禮貌的吵鬧小孩折磨半天,短暫卻愉快地訪友,最終回到住處已經失語而不想歸宅。
也許我是為了那些珍貴的黑暗才騎車上山的。

2014年10月21日

[the Day] 035 -早餐

早上五點起床,餓到現在已感有些脫力了。把這樣一盤早餐全部掃光,還覺得沒有吃飽…。

2014年10月20日

[港口] 台大社科院

昨天和pont與Kevin約好了早上要去看台大社科院,未料我爆睡而大遲到,因此才有了上一篇在搭捷運的時候用手機發的愧文。尤其想到pont是從金山特地過來的,我居然還比他晚這麼多,完全想要一頭撞死。

台大新的社科院建築是201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得主伊東豊雄設計的,雖然他的確有一些我很喜歡的作品,不過我並不認為他的每一棟作品都十分出色。儘管我十分懷疑他為社科院做的圖書館有抄襲萊特的嫌疑,但再怎麼說也是大師作品(笑),至少它近在咫尺,不可能去美國看萊特原作的情況下,來看個膺品也沒甚麼不好。

雖然圖書館現在尚不對外開放,無法實際進入館內體驗蘑菇森林的氣氛,不過仗著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我們還是若無其事地走過警衛身後,混進了社科院大樓。

pont與他的同事對建築的看法稱得上道地,或許是藝術家對空間的精神與感受也較常人敏銳一些吧。不過最可貴的,是接觸平時接觸不到的視野與意見。

「這棟建築和周圍的建築有融合得很好嗎?」

Kevin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武斷地說沒有。我覺得那只是每個建築師在受訪時必然會說的場面話。想要與周邊環境融合甚麼的,是啊大一時老師的嘴上就總掛著涵構涵構,就像文青必讀資本論一樣(我沒讀過所以不算文青),建築人言必稱涵構,大師又怎能例外呢。(注)

不過我還是喜歡它的,就算它的圖書館虛矯造作、自以為是,就算它巨大的量體沒有再與道路做出更多更好的介面處理,但整體來說,它仍營造出了舒服的空間。如果我是這裡的師生,我對這樣的環境應該是滿意的吧,只是以一個普立茲克獎得主來說,我覺得這也只是還好而已。

相當長型的量體與動線應是設計時要克服的難題之一,大樓中間夾入長條狀的垂直挑空、嵌入數個對外挑空的空間,使得人們穿行於沿直線排列的辦公室與研究室之間時,不至於覺得走廊漫長難耐,也使整座大樓即使量體本身巨大,內部卻能擁有通透輕盈的空間感。

台大社科院大樓中一處挑空空間的俯拍照片


因為Kevin對於建物中廁所配置的位置感到苦惱,所以我也特別提示他注意這座大樓中廁所的位置。盡量引導他感受與想像這些不同的挑空空間、還有各開口處的景觀與光影的處理。

把茶水間以玻璃盒的方式置入每一段長廊中夾著的挑空空間的設計,則讓我感覺新鮮;這樣的設計也顯示了設計者溫暖的用心。

在每層長廊裡梭巡的時候偶然看見了一扇門上貼著「石之瑜」的門牌,笑著指它招Kevin來看,Kevin卻問石之瑜是誰。

這天我們在社科院大樓裡來回徘徊直到下午三點,才終於因為太餓了而離開。



--
注:關於涵構主義的說明


[the Day] 034 -好箇秋

昨天才知道原來台北教育大學簡稱國北師。
走訪了一些台北市的建築,下午到蔡瑞月舞蹈社,要了戶外的桌子,這時候應該是一年中難得幾天適合坐在戶外喝茶的好天氣。舒服地享受傍晚金色的溫和陽光佐溫涼的微風,然後發現史明就坐在隔壁桌。

雖然離考前只有34天,卻心情愉快緊張不起來的一日。

2014年10月19日

[秋瑟] 等待預兆

今天大概不是失眠只是晚睡。開始想要每個凌晨如果都還不睡而且也沒有辦法讀書的時候就為自己發文紀錄。

今天腦中浮現的是《海邊的卡夫卡》裡某個以前被我一直淡化的部份,那就是長期安靜地在一個空間中等待。主角離家出走,到某個市鎮的圖書館去閱讀與居住,過著盡少與人接觸但盡量規律的簡樸生活;接著他被載到深山去閱讀與居住,過著無法與人接觸但盡量規律的簡樸生活;後來他走進了一個非現實的地方,這次沒有東西可以讀只能居住,過著只能與一個少女接觸但一切成謎的生活。

主角一直在某個安靜的空間中等待,幽靈或是夢遊的肉體會在午夜、現實的夾縫中悄悄出現,就像預兆一樣。

雖然不安,雖然充滿了惶惑,雖然要強自鎮定,但按捺著繼續等待,作出改變的預兆終究會來到。沒有性別或是雙重性別的大島先生這樣說,那是這樣的時期:你現在開始就一個人到山裡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側耳傾聽。像蛤蜊一樣閉口全心聽。」

是的。我將像蛤蜊一樣閉口全心聽。煩惱存在我心深處,是我胸中的森林所孕育出的,我一定能見到草木拂動的身姿,聽見我尚不明瞭的自己的想法,等到預兆如夢一般悄悄出現。

2014年10月18日

[the Day] 033-棉花糖

寫試題寫累了去刷洗碗槽裡堆了三天的鍋碗,刷了因為熬粥而弄得黏糊糊的瓦斯爐,最後用剛燒開的熱水泡茶,丟一顆棉花糖下去。

五分鐘後又要回去繼續寫考古題了。

[秋瑟] 廚師沙拉

不得不承認自己失眠了的夜晚,沒有開燈像隻老鼠似地悄悄開著筆電上網。
不知道為甚麼想起《重慶森林》裡金城武陪著醉倒的林青霞在飯店房間裡,看了兩部粵語長片、吃了四次廚師沙拉,然後是有點破舊的飯店窗外那種幽暗的天將明時的靛青藍色。

對於那一幕我只有一個疑問,就是為甚麼要等到天快亮時才幫林青霞除下腳上的高跟鞋?她已經醉倒躺在那裡睡了那麼久,如果還記得女人穿高跟鞋睡覺會腳腫的豆知識,應該要在吃完第一次廚師沙拉時就幫她脫鞋的。

後來不管看金城武演哪部電影都覺得他生硬沒演技,惟獨在《重慶森林》裡,那種生硬卻是十分合適的。

總是會想起金城武那句「跑步這麼私人的事情怎麼可以隨便跑給別人看」,然後一定會被這句話逗笑,一定會想起第一次看時跟我一起在這裡笑了的L。





睡不著又想起了王家衛,於是上 youtube找〈手〉的影片,雖然知道以前看過的影片都被刪了,最後還是只找到這個:



它上映的時候是2005年五月,我剛結束期末評圖,和劉森堯一起看了這部片然後他請我吃小籠湯包,送給我三本希臘戲劇與一本英文版達文西密碼。幾天後我帶著這三本希臘戲劇故事和ㄆ光一起搭著火車去台東找T君。

那時透過車窗映照在旅伴面上的綠意天光我記憶猶新,那是青春的光影。

當時看完了電影回來,我馬上在板上記了概要與簡單的心得,當時還只21歲的我仍很單純,只覺得這壓抑卻又翻騰的情欲故事撼動我心;不知道幾年過後,我重看這片時,才覺得這畢竟是限定在王家衛這自我耽溺的愛情世界裡的變形童話。還記得當時劉森堯看完出了電影院笑說,王家衛又拍這種歡場老手與處男小裁縫的故事,沒走出他的格局。我當時覺得這不是已經拍得十分純熟了嗎。

後來才稍微覺得,嘿,這電影確實拍得很好,可是這故事已經說服不了我了。





我在太年輕時就迷上了王家衛,雖然那時根本不覺得自己年輕單純。
但有些證據是沒得辯駁的,像是我第一次看《花樣年華》時並沒看懂。

發現自己沒看懂過,於是看了第二次。用上我所知的各種分析技巧才勉強懂得了畫面裡的意涵。

現在看這支剪輯:

卻覺得一切鮮明得昭然若揭。



2014年10月15日

[千帆] 回覆

貓是個典型的宅男,交往時他還是個處男,也就是說,所有我的少女心會暗自期待他做的事,大概都不用期待了,明白地說出來或向他撒嬌來讓他這麼做,還比較開心。很久以前在與__這段失敗而破裂的感情中學到的,大約就是這些吧。每回想起__總有股虧欠感,但好好地反省過、經過這些年緩慢的成長後,至少我能對貓更好一點了。

想起貓,總是有股寵溺的憐愛感。第一次和他過夜時,我們邊躺在床上聊天,我邊撫弄著他的頭髮;當然那是一種挑逗,但卻不失我真摯的情感。對他的感情大抵如此,我一方面覺得自己像個略長幾歲的姐姐似的(實際上大了他幾個月)儘量包容並寵溺著他,一方面也開心地感受我被他愛著。

只是到了後期,我被愛著的感受漸漸淡了,過了我哭著委屈地對他說這一切都和當初不一樣的夜晚後,不久我們終究是分手了。

有時想起,仍是貓那明亮的笑容、閃著光的眼神。

為甚麼偏偏愛上他呢?只是因為他的外貌是我的菜嗎?即使在分手的時候,我也花了很大力氣來剋制自己不要心軟,然而我是多麼想抱抱他跟他說我還是愛你的傻傻貓別傷心了。





昨天在G+上,貓貼了支南方公園的影片給我,內容是阿ㄆㄧㄚˇ想要校方為他蓋一個專屬的廁所,而這讓他想起了當初我進入北科時,他幫我做的第一個模型:那是一個無性別廁所。

在那個廁所設計案中,我做了一些挑戰,從設備到性別。貓的留言說了他的感想,「或許人們已經習慣這個刻意將性別做區分的社會,所以才會產生出那麼多的性別岐視吧」 -- 雖然不完全同意他的話,但以一個性別麻瓜來說,會去思考這樣的事,已經十足令我感動了。

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這樣的呼喊充塞我的胸臆,「我愛你」是我惟一想得到的回覆。就算在過了三年以後我也還是愛你,永遠不會再和你重拾當初的關係,但仍然對你充滿憐愛的感情。因為這則留言,我再度想起當初為甚麼能這樣愛他。

即使在過了一個晚上重看那則留言,我也還是只想回覆他「我愛你」。

所以我甚麼也沒有回覆。


2014年10月14日

[the Day] 032 -感冒的日子

晨起只覺確定得了感冒:喉嚨痛、鼻塞、流鼻水,還是很想喝粥。
從昨天起就覺得身體不大健康,想吃粥。昨天沒吃到,今天還是維持這樣的想望,我覺得是身體在呼喚著它需要的食物。我喜歡身體向我呼求它需要的,這讓我覺得不僅是我的精神,連我的肉體也有它自己的意志在呼喊著要好好活著。
因為有點畏寒,就窩在床上看同學提供的建築雜誌。看的目的是要找可能可以套用在考試上的案例,不過隨手翻到某期前面的評論,提到學運,居然是以偏向學運方的立場所寫,十分感動。

我所認識在法律方面、醫學方面工作的朋友,全是支持學運的,惟有我自己所在的建築界,還是唯利支持服貿者多。對這個現象我既灰心又不免憤慨,今天讀到雜誌上也有這樣的評論刊出,忽然稍感平衡。

為自己燒了開水,鎮日啜飲潤喉。出外覓食才發現自己暈暈的依稀有點不能好好平衡的感覺,決定就順路買食材回家,晚上要自己煮粥。原本還打算要照常去上瑜珈課的,但喝完中午的粥後,疲倦感忽然湧上,我想還是算了。

2014年10月13日

[鹽晶] 醫龍

把漫畫《醫龍》看完了。當然有很多想講的部份,不過先撇開BL的部份不說,我想說的是關於霧島這個人,及其在選舉期間宣揚的「平凡」的理念。

我非常討厭他的「平凡」理念,所以也討厭跟從他的木島醫師。

我並非不知何為軟弱的人,相反地,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很軟弱的人。我既沒有天才,也常常粗心,就算努力去做一件事,也不一定會成功。我是一個平凡、而且常常感到軟弱的人。

但正因為這樣,我更不能原諒不僅縱容了、還企圖合理化自己的軟弱的人。霧島的主張乍聽之下很好,要採用平凡人都可以穩定做到的平凡的手術,但問題是,他的主張不是「照顧平凡人」而已,其實是在向平庸的人們呼喊著要固結起來,抗拒進步與創新。

所以木島如此死心地追隨霧島,我更加不能接受。霧島所宣揚、所期望的,不過就是這部漫畫一開始的醫院陋規:「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罷了。只要照著既定的一套程序去做,把該做的做完,就可以宣告手術成功,哪怕病人死了。這樣無藥可救的醫院,是朝田這味毒藥進來搗亂、蠻橫地打出缺口的:他搶上去抓住已經被放棄的病人的心臟,開始做心臟按摩,把病人救活了,但大大得罪了主刀的木島。

不應該安於自己的平凡,用自己的平凡來安慰自己「那些事我做不到」。木島更應該有鮮明的體會,因為當他自己的母親被急診送進醫院來、而且還是和當初他宣告手術成功、病人死亡後,被朝田搶去心臟按摩的病人一樣的症狀 -- 他在狼狽地哭求朝田去救他的母親時,的確想到了自己此一時、彼一時的對比,但他可曾想到,當他贊同了霧島的政策,變相打壓了像朝田這樣的人才時,下回他母親再被送進來,也只能聽到他的同僚冷冷宣告「手術成功,病人死了」而已了。

社會上有非常多平凡人,有很多軟弱的人,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可是,我最討厭的,是澈底屈服於自己的軟弱,而開始扯其他強者的後腿,阻礙社會進步的人。還有因為自己弱小,完全不敢動念要對抗強者,於是把來自強權的刁難,歸罪於其他和自己差不多弱小的人不夠聽話等,淨是把力氣用來弱弱相殘的人。

我非常討厭。這種人,並不只是他自身失敗而已,還造成整個社會的失敗。承認了自己弱小,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全部推給別人,甘於躲在陰濕的角落,還想要把眼前的人也都拉進這樣的角落裡來。

胡淑雯說,小說作為一種藝術,是非常關心失敗的。這句很動人。我也很關心失敗,關心失敗者的心情與處境。然而,儘管同情,我無法原諒這種完全拋棄了對自己的弱小所生的卑怯、罪惡感,反過來執意地要將己身化作齒輪上的污垢、妨礙群體往更好的方向運行…這樣不要說是無藥可救,還更連要救自己都沒有意願的人。

[鹽晶] 三十誌

想為三十歲的自己留下這個年紀的誌紀很久了,眼看再過幾週就要年滿31,總是拖著不寫未免可惜。





雖說不是突然之間變成此刻的自己的,但三十歲後,可以感覺到許多在之前的年歲中所累積的,在現時突然變得清晰起來。以前還有的些許徬徨,或莫名的不安,現在看來都已經脫離起初時的混沌狀態,分析過問題之後就採取相應的明確應對手段,找到自己可以走或應該走的路後,就堅決地踏上道路。

舉例來說,十幾、二十幾歲的我,覺得感情是無法控制的。會愛上誰、會被誰愛上,都是無法自己的事;哪怕是條件再差、再不應該愛上的對象,愛上就是愛上了,只能投身其中直至時間與情感被焚燒殆盡,蠟炬成灰,淚自然就乾了。

不知不覺間,三十歲的我發現自己原來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並不是刻意地壓抑,而是心變得比以前都更寬廣了;不適合在一起的對象就別在一起吧,維持著有距離的好感,當朋友甚至是不太熟識的點頭之交也很不錯;能夠開心地渡過一段時間的人,就輕鬆但誠懇地交往吧,因為不結婚也就沒有「善終」,能夠送給對方的不就是這段時間的快樂甜蜜嗎。

對感情對象不再有「要求」,所謂戀愛煩惱難道不是在「我不想結束和你的關係,但我要你在這段關係中是我要求的樣子」中糾結難解的嗎?當發現對方與自己的期待有落差時,幾次溝通未果,與其由愛生憂怖,不如祝福對方找到更適合的對象而分手 -- 離於愛,也就自由了。

不是割捨所有愛心貪心,只是自由而已。





三十歲也有新的人際體會。朋友雖然還是少,但變得更重要了。雖然很難言明,但我覺得我和新的朋友更能平等地交往。佔了我人生中很長、也很重的一段情誼的小圈圈朋友們,雖然不是他們的錯,但那段時期的我,是以某種失衡的比例在與他們交往的。所以會過度地由自己的情緒牽扯其中,會想試探、確認自己在彼此心中的重量,尋求著一種緊密但稍一拉扯便輕易失衡而重重跌下的關係。

而這一切隨著戲劇化的事件,居然也在我生命中結束了。

開始正向直面我過去所逃避的困頓後,身邊的人,結構也漸漸改變。一開始是同事、老闆,後來是同學、老朋友……。我不再向朋友希求強烈的連結,但卻感到自己確實是被瞭解並平等地接受的。

是世界改變了嗎?還是我改變了?





買了一支公平手機,千里迢迢時日漫漫,花了一般人不會花的時間與金錢去獲得自己心中認為對的價值。從下訂到拿到手機為止,知道我特地買這支手機的人,總是會問,為甚麼?

我也總是停頓一下,露出羞赧,以一副不好開口的樣子勉力解釋這支手機的意義。有些人還是不解但不再多問(例如我的推拿師),有些人說我會後悔(例如我的前床伴),有些人露出「因為是你所以這麼做不奇怪,但我是不會這麼做」的表情(例如我弟),不過沒想到的,是我的同學們,居然只是聽我稍微提了一點,一下子就說出了「公平手機」的意義,並露出十分贊同的神情。

那些看似與我無關、但我在乎的事,身邊有這麼多人竟也在乎,那瞬間我覺得這個世界在我不知不覺間,簡直變得太好。

過去我太習慣看到這世界污穢可厭的一面,快要能夠不對它們動氣了。





變得很有力氣。和同學討論著設計或相關的任何觀點時,常常激發出過去或許是以混沌曖昧的姿態在我腦中依稀地漂浮、卻在論及的時刻瞬間組構起來的想法或意見。我們互相啟發,或者我自己被自己啟發。

還覺得自己可以變得更好、更有力氣。我覺得我以前一直在努力與自己的殼、與壓在我頭上的石塊或土壤一點一點地搏鬥,而現在終於冒出土面來,還正要長高。





綜上所述,使得我對於自己的感情,或者婚姻狀態更加確定。從前還多少會想,等年紀到了,身旁的人都紛紛結婚擁有自己的家庭,我是否會覺得孤單、後悔自己不婚的決定?等走入三十歲後,才發現,我真的不用擔心這個。

我的同學、朋友,大多是有各自伴侶的,不知甚麼時候起,我也變得習慣以一個單身者的狀態,和他們甚至是他們結伴相偕時互動。我真心地覺得朋友與他們的伴侶以至家庭融洽相處非常好,同時也自得於自己單身的狀態;也不再像年輕時,腦子裡藏著「萬一我控制不住自己而介入他們了怎麼辦」的潛在擔憂,畢竟就如前述,我早已能夠輕鬆地對待感情。

讓我說的話,我覺得三十歲的自己,是一個剛長好、剛成熟的人。至此為止,我已經站穩了腳跟,看看已成型的自己,正要試試踢腳、抬手,在這個世界中活動打滾。

沒有想到,真的成了我的而立之年。

[the Day] 031 -看建築

今天一大早就和同學們一起到宜蘭去,準備花上一天讓對建築還很陌生的同學,好好地實際體驗與感受各種建築空間。今天宜蘭的天空與陽光澄澈明亮,風則狂亂地起伏奔走,是相當適合看建築的日子。
同學說我很適合當老師,老實說我也這麼覺得,這和學歷之類的無關,但我覺得我擅於將我所體會與思考的內容,加以組織後轉化為言語表達。

最後得到了同學在其他科目上的回饋,頓時覺得這幾天來說話說到嗓子都有點啞了,也值得了!

2014年10月11日

[the Day] 030 -點心

今天收到超好吃又心意滿滿的點心!
考試愈來愈近,心情也微妙地開始在自信與自疑之間擺盪。有時候覺得「嗯,我一定可以的!」,有時候卻突然潰堤「萬一考了從來沒考過的題目怎麼辦」……。雖然不到會崩潰或對身心有大影響的程度,不過我真想以毫無疑慮、信心滿滿的狀態上考場啊。

2014年10月6日

[the Day] 029 -彩虹圍城

心血來潮把在「彩虹圍城.婚姻平權」活動現場的照片傳給高中時的拉子朋友,她驚訝地問我是特地去參加嗎?然後說覺得我比她勇敢。然而,我並沒有承受她所承受過的目光與質問,從來沒有待在櫃子裡的我,只是想像與理解她可能感受過的痛苦而已,我並不覺得我比她勇敢。

不論是性傾向還是甚麼樣的難題,我相信每個人「各有各的煉獄」,而我們終歸要自己面對自己的問題,無法倚靠任何人來拯救 -- 最終的關鍵,惟有自救而已。

我出席這個活動,不是想要「救」誰,只是在追求我認為應該要這樣的社會而已。

2014年10月1日

[the Day] 028 -簞食

生理期間食欲不振…這樣就算解決一餐了。到了下午還是開始隱隱作痛起來,早知道前天就不抽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