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

[海難] 大海上的旅程

近日在工作上,老實說不算順遂。尤其這一星期來,每臨出門前總有種莫名卻巨大的抗拒感,很想像反社會的年輕人拒絕上學那樣,拒絕上班。

這種感覺很熟悉,我很清楚;疏離感、陌生感、無力感,徬徨不知如何著力,於是一股索性放棄努力的自暴自棄感油然襲上,最後就走上了自己期待著的頹廢結局。強自壓抑著,別過臉不看這股感覺,我仍然每天上下班,像平常一樣為了小事發笑。希望這樣就可以維持日常的軌道,不至潰散崩壞。





今天早上我去一個我從來沒參與過、已經要申請使用執照的建案現場會勘。這案子大致已經建造完畢,所以這次要會同市政府施工科的承辦員,起造人、承造人、監造人一同勘驗。事務所內對勘驗這種事似乎不太重視,所以我被撥去代理勘驗。

沒想到這次勘驗卻給我新的感動。

承辦先生是以前就在市政府裡見過的,已經六十歲了,有點胖胖的,加上花白的頭髮,一臉慈眉善目的樣子。剛開始勘驗,他劈頭就說,他要退休了,所以有很多重點想要告訴我們。趁著建設公司、營造廠、建築師的代表都在,他想把他的經驗、他勘驗時看的重點,都告訴我們,希望我們回去能夠告訴我們各自代表的單位,讓建築的環境一點、一點,比現在更好。

我很感動。這種話,不是從前在學校裡初學建築時,就一點一點地深刻心中嗎?

有多少人在最起初是覺得建築很好賺所以入行的呢?有多少人是想抱著應付的心態順從建商的要求隨便蓋蓋水泥房子呢?如果一開始就是那樣的話,大概很難不中途離開吧。

仔細地在學校裡記起各種圖面繪製原則與尺寸,為的不是讓人能夠舒適自然地使用建築嗎?建築是為了人而造的,從來沒有任何建築人忘記過這一點。
那麼,為甚麼會有連使用執照都核發了的停車位,卻讓用戶很難停進去呢?為甚麼會有比浴室還小間的臥房呢?為甚麼會有狹窄而容易跌倒的樓梯呢?為甚麼會有各種各樣令人難以使用、或是使用不便的建築空間呢?

所有進了這個行業工作的建築人都知道為甚麼。因為業主要求要那麼多的停車位,所以再怎麼不合理的車位,只要圖面上塞得下,就畫得出來。因為房價可是一坪幾十萬,所以傭人房只要一坪就夠了,誰管他鎮日在異鄉幫傭的外宿傭人難得可以靜守的個人空間,是不是人性化。因為其他空間的面積非得那麼大,所以樓梯就被犧牲,反正平時也沒多少人走。一切都是法規能過就好,如果沒有建築法規,不知道還會有如何畸形的不親切空間誕生。

但並不是每條建築法規都親切適用,再怎麼樣的法規,一方面雖然保住了最後底限,另一方面卻侷限了更好的可能。更何況,有些法條還是由外行領導內行制訂的,成了建築設計時令人皺眉的礙手規定。

在這種狀況下,現場勘驗的政府承辦人員,成了建築法規的守門人,而收放的彈性到哪裡,則隨各人經驗與智慧而定。





怎樣的建築才是好用的建築?經驗老到的承辦人員,簡直像在上課般地諄諄教誨。所有現場的細節,包括頂樓花台與排水孔的設計、消防管道的開關閥位置、現場粉刷層厚度造成的與圖面不同的差異……都一一娓娓道來。門的寬度一米二,該是包含門框,還是排除門框後的淨寬?這些設計的理由為何?

光是聽著這些乍見瑣碎、實則直接決定使用性能的細節,我就非常高興。無論如何,我還是喜歡建築的。我不是喜歡它的夸夸其談,不是喜歡我搞不懂的後現代主義或甚麼思想,而是純然地喜歡它的理性與實用之美。建築是由細節堆疊起來的。我渴求它的一切,每一處細微的關節,我像初實習的醫科學生,面對著人體繁複的每一條神經與肌肉與骨頭,既敬佩又興奮地顫抖。

這一次的現場勘驗,提醒了我,我確實擁有這樣的熱誠。有熱誠的話,應該是甚麼事都能繼續做下去的。





老師給我的建議點醒了我。如果乘在船上覺得恐懼無助,只會抓緊船板的話,不如主動握起船舵吧。我要更積極主動才行。我所做過的一切只不過是軟弱被動的掙扎而已,既然有這種熱誠的話,應該不止是這樣而已。

回家的路上,我決定容許自己哭出來。眼淚像往常一樣,先從右眼流下。我哭的時候,覺得自己變回從前那個十歲的孩子;明明很軟弱,卻強自裝得堅強,即使如此,還是忍不住哭出來。

我容許自己哭出來。哭完以後,摸摸心裡那個孩子的頭,然後挺胸面對心中的那片大海,像傻瓜般地對海立下宏志:我要成為建築師!然後,我想看看自己靠著自己的熱情與理想,可以走得多遠呢?航路,可能沒有終點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