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

[港口] 我的家人

回家的時候就是開始想著關於我的家人和我的時候。

為甚麼我會是這個樣子的呢?除了雙親給我的遺傳基因造就我的外型,其餘還有甚麼是他們給我的?我的整潔習慣?(似乎很有可能,因為和我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弟弟似乎也不甚整潔,但還是比我好…)我的自閉傾向?(那麼一定是來自我爸,但是我有時又比他嚴重)我的思考方式?(極可能有,畢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不就在這裡嗎)

近年來我爸益發積極參與除夕夜時準備桌上火鍋及相關菜飯的工作,這使得他在開飯時的聲音愈來愈大 -- 「那鍋那鍋拿過來」「蛤蠣可以先下了」「沙茶醬給誰給誰」「肉趕快下了」,其實全都可以保持在禮貌的聲量下緩緩地說的,但每年總是有種兵荒馬亂的氣氛,而他自然也扮演那個在紛亂戰場上洪聲指揮的軍官。

去年我弟坐在桌邊,從喉嚨滾出了幾聲不以為然的悶笑,輕聲說道:「控制狂。」我坐在他身邊,向他望了一眼,然後苦笑。

我的爸爸究竟是不是控制狂呢?今年在和我弟一起出發準備回鄉的路上,我們坐在明亮而罕見地少人的捷運車廂內,閒聊起關於爸爸以及我們是否被他控制很深的話題。

首先,我們倆姊弟從小都不被鼓勵去同學家玩,同學也能來我們家玩。爸爸的理由說得很婉轉,這麼想來倒像是對大人說服的方式 -- 如果同學來我們家玩時,家裡恰好有甚麼東西「不見了」,對大人跟對來訪的同學都會很困擾。我們倆小孩當然立即抗議,我們的同學才不會是那樣的人 -- 但爸爸很快打斷,說他並不是認為我們的朋友是那樣的人,「只是如果剛好」發生了這樣的事,會很麻煩。
 
我們不服氣地噤聲了。對我來說,那倒是學習成為大人的其中一課。

我弟的女友就坐在我們中間,她笑說難以理解為甚麼這麼排斥小孩的朋友來訪這種事,我說,我認為我們的爸爸覺得小學、國中時的朋友根本就不重要。不是嗎?大家雖然每一節十分鐘的下課都膩在一起,說了好多話、交換了好多心得與秘密,臨畢業時和朋友互相約好以後還是朋友會一直繼續連絡(我倒是沒有這種朋友),但其實長大後的現在再看看,哪一個還在連絡的朋友是小學時就那麼要好的同學?我爸根本就覺得,把時間或風險花在小學的朋友身上,是毫無意義的事。

「但是你小學時總不能沒有朋友的呀。」我點頭同意。我太同意了,至少我就是一個自認為「小學時沒有朋友」的人。我不懂如何和別人交朋友。雖然老師對我媽的報告是我「很愛講話」,但是我卻總覺得我的小學是在一種對人際關係的不安及疏離中度過的。

我有時會想,那和我爸對待我與我當時朋友的態度是不是有關係。
不,大概關係不大吧,大部份應當是我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